宝玑双旋转 陀飞轮 “钟表堤岸” 腕表

by Jeffrey S. Kingston

“钟表堤岸”(Le Quai de l’Horloge)一词在瑞士尊贵制表品牌宝玑的渊博历史中富有重要意义,它是品牌的起源之地。1775年,品牌创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于巴黎市中心西岱岛(Île de la Cité)钟表堤岸39号创立制表工坊,从此这里成为众多钟表收藏家的必访之地。如今,这一传奇地标依然令人魂牵梦萦,宝玑的珍罕时计之一Classique经典系列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腕表便得名于此。这款时计融汇多项超凡复杂的制表技艺:1.) 高复杂双旋转陀飞轮随时针一起在表盘上旋转;2.)独具匠心的建筑描绘,展现精湛的润饰工艺;3.)臻罕的手工镌刻工艺。

探究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腕表的魅力,当然要从双陀飞轮与时针共同旋转的精妙结构开始。机芯的复杂程度可从玫瑰金表壳内的740个零部件中窥见一斑。作为制表历史上伟大的发明之一,陀飞轮可谓是机芯的灵魂,也是彰显腕表机械美学的精髓所在。陀飞轮由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设计并于1801年获得专利,此后这一装置不仅成为宝玑的品牌标志,也被行业视为卓越制表实力的象征。宝玑先生这一发明背后的创新理念在于抵消由于机械腕表中摆轮、游丝和擒纵机构等保持速率的部件因摩擦力、地心引力而产生的微小走时误差。

在标准结构中,这些部件被固定于机芯中,如果钟表处于某些垂直位置,地心引力和摩擦力会导致其运行速率略有提升;当钟表处于其他垂直位置时,运行速率则会略微减慢。宝玑先生的天才创想在于,通过令擒纵机构与摆轮游丝系统整体360度持续旋转,且每圈旋转都会经过速率较快和较慢的位置,从而互相抵消微小误差。“钟表堤岸”腕表的双旋转陀飞轮在此基础之上更臻非凡。两枚陀飞轮由“差动器”连接,使二者速率平衡。假设其中一枚陀飞轮的平均速率每天快1秒,另一枚每天慢1秒,那么两者结合的速率将实现每日零误差。

再比如,假设一枚陀飞轮每天快2秒,另一枚每天慢1秒,最终差速器输出的速率则为每天快1秒。 宝玑为这一精密复杂的组件赋予更多瞩目亮点。两枚陀飞轮设于金质夹板上,并与时针同步旋转。两枚陀飞轮在一天中不断旋转,不仅为时计增添机械美感,而且这种额外的旋转还可令部件在360度中持续改变位置,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陀飞轮。因此,这两枚陀飞轮每分钟自转一圈,同时每12小时相对旋转一圈。

机芯的复杂程度可从玫瑰金表壳内的740枚零部件中窥见一斑。

Classique Double Tourbillon Quai de l'Horloge 5345

Découvrir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腕表宛如华丽舞台,以错落有致的立体层次,展现机芯核心部件的动态之美。这款机芯的精美润饰堪比一座建筑杰作,让我们从陀飞轮所在的金质夹板开始,逐层探索其手工润饰工艺。夹板饰有以手工玑镂刻花工艺制成的flinqué饰纹,呈放射状,光芒四射、别具一格,生动描绘了从机芯中央放射或“散开”的纹路。

在宝玑工艺大师研发图案的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操作带来了别致的装饰效果。当时,这台玑镂刻花雕刻机(宝玑玑镂刻花雕刻机全部由工艺大师手工操作)正在为另一款腕表的表盘制作不同的波形图案。负责为“钟表堤岸”腕表制作表盘的玑镂刻花工艺大师因当时只需先制作一个试验原型表盘,所以将制作波形图案的凸轮暂且留在了雕刻机上。结果完全出人意料。波形图案的凸轮带来了一种特别的图案:从中央向外辐射的线条之间展现出细微的角度变化。尽管这并非原本的创作意图,但设计师发现角度的变化为图案增添了别样魅力,选定其为最终设计。 

可旋转金质夹板底侧的润饰细节,彰显了宝玑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尽管只有负责组装或保养腕表的制表师才能看到,夹板底部亦饰有珍珠鱼鳞纹(perlage)。 金质夹板四周的固定环同样采用金质材质,并以相同的玑镂刻花图案润饰,通过镀铑处理呈现对比鲜明的色调。位于表冠位置附近的固定环以缎面精钢打造,以增强上链装置的坚固耐用。

Up:

金质夹板上的flinqué饰纹,采用传统的 玑镂刻花雕刻机,以手工精雕细琢而成。

金质主夹板饰有以手工玑镂刻花工艺制成的全新flinqué 饰纹,呈放射状,角度的微妙变化为图案增添了别样魅力。

Up:

金质夹板上的flinqué饰纹,采用传统的 玑镂刻花雕刻机,以手工精雕细琢而成。

在夹板上方一层,设有两个上链发条盒。这两个主发条盒巧妙对应两枚陀飞轮。从某种程度上看,可将这种结构视作两枚腕表合为一体。直观欣赏表盘,两个发条盒精巧醒目。 每个发条盒的条轴上均配备饰以精美镂空“B”字造型的夹板。发条盒内的主发条在夹板之下清晰可见。每枚“B”字造型夹板皆是名副其实的艺术杰作,表面均经过细致入微的手工润饰。经验丰富的收藏家十分重视传统手工润饰工艺,他们会仔细检查机芯,寻找他们看重的“内倒角”。

 精心打造的机芯部件内倒角,无疑是宝玑遵循并延续传统制表工艺的力证,也是腕表承载精湛手工艺的证明。上下横线与斜线相交形成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均为锐利的内角,宛如字母“Z”造型一般。在制表行业中,对锐利内角进行倒角修饰,只能通过传统方式完成。工艺大师运用一系列锉刀,且每一步骤中使用的锉刀都比前一步骤使用的更为精细, 随后需使用削尖的木棒搭配细腻的抛光粉再小心打磨, 最后采用生长在瑞士汝山谷(Vallée de Joux)的龙胆根系进行抛光,赋予表面光泽质感。在完全遵循手工锉磨技法的前提下,对机芯部件边缘进行光滑均匀的倒角处理,尤其是形状十分复杂的边缘,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艺。如“钟表 堤岸”腕表中“B”字造型这般繁复的夹板,唯有经验丰富、技艺娴熟的工艺大师方有能力处理。

为了减少使用这种步骤繁多且耗时的传统手工艺,很多制表品牌选择简化倒角工艺,在设计机芯之初就将锐利内角改为圆润的内接合点, 使用类似“电动牙刷”的工具就能快速完成。那宝玑“钟表堤岸”腕表上的“B”字造型夹板呢?绝不妥协!宝玑坚持传承传统手工艺。每枚“B”字造型夹板都拥有不少于25个锐利且复杂的内角。因此,仅这两个部件的倒角工序,就需要工艺大师耗费大量时间精细操作。“B”字造型夹板的顶部也经过手工润饰。工艺大师依次使用一系列锉刀和木质工具,打造出细腻的圆润轮廓。其侧面经过手工直纹打磨, 同样引人瞩目。

Up:

锐利内角是彰显精湛手工技艺的独特标志, 需要采用一系列锉刀精心手工打磨, 并最终采用木材抛光方才完成。 发条盒顶部的每一个“B”字造型都 需打磨25处这样的内角。

Up:

锐利内角是彰显精湛手工技艺的独特标志, 需要采用一系列锉刀精心手工打磨, 并最终采用木材抛光方才完成。 发条盒顶部的每一个“B”字造型都 需打磨25处这样的内角。

陀飞轮本身也因手工润饰细节而熠熠生辉,例如游丝外桩上的镜面抛光、陀飞轮框架支撑臂的倒角工艺,以及支撑臂与框架外缘连接处精心润饰的锐利内角,这些细节在放大镜之下观赏时更显匠心。与倒角工艺一样,游丝外桩的镜面抛光对工艺大师亦是一项挑战。抛光表面需呈现均匀一致的光泽感,不留任何划痕或瑕疵。工艺大师需以娴熟技艺在锌板上抛光部件,凭借经验判断完成度。

 再向上一层,还有两处细节充分彰显这款时计的超凡手工造诣。时针设计精巧复杂,它集两项功能于一身:蓝钢部件不仅是时针,亦是一枚陀飞轮的前桥,其延伸部分同时也是另一枚陀飞轮的前桥。蓝钢时针部分经由特殊处理,这种工艺被称为“bercé”,通过手工打磨出圆润轮廓。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工艺,工艺大师需沿着指针的长度将其均匀打磨成圆形。

更具挑战性的难点在于时针与中心圆环的交汇处。与所有锐利内角一样,这一交汇处唯有手工锉磨并辅以木质工具抛光,方可形成清晰利落的线条。而时针的圆形造型进一步提升了工艺难度。延伸部分的手工润饰工艺略有不同。顶部表面经过镜面抛光,两端连接处的锐利内角均经由手工倒角。

时针臻于细节,结合圆润表面、锐利内角和镜面抛光,各处细节均需采用细致手工制作而成。

“钟表堤岸”腕表的表盘背面堪称一幅艺术杰作。在金质底部夹板上,宝玑雕刻大师精心刻画出一幅18世纪至19世纪之交巴黎城市的立体鸟瞰图景。塞纳河潺潺流过西岱岛, 穿过巴黎现存最古老的桥梁——新桥(Pont Neuf)。临河的建筑沿着钟表堤岸依次耸立。居于画面中央的自然是“钟表堤岸39号”,即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创立的制表工坊所在地。

雕刻大师不仅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建筑物的外形、外墙、 窗户、屋顶,以及新桥的标志性拱形桥洞、桥墩和精美装饰,还以行人、马车及河中的船只赋予场景栩栩如生的质感。

每处细节,乃至街头行人的衣装都精妙刻画,因此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真正领略其艺术美感。雕刻大师运用极细小的雕刻工具,并根据光影效果挑选特殊形状的笔尖,从而呈现细腻的明暗变化。塞纳河上船只的烟囱尤为生动。尽管夹板本身平坦,烟囱的里烟却仿佛从这幅精美的雕刻画作中冉冉上升。这种错视效果的背后正是源于雕刻艺术家对于光影的感知和超卓的工艺技法。

手工绘图和雕刻

5345 DESSINÉE ET GRAVÉE À LA MAIN

设计主夹板和夹板精致雕刻图案的第一步,是勾勒出详尽的手工图稿,为之后的细致雕刻提供模板。

表盘的最后一处点睛之笔是蓝宝石玻璃刻度圈,时标先以激光雕刻,并涂覆蓝色清漆而成。 

宝玑为Classique经典系列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腕表特别搭配“盒式”蓝宝石玻璃表镜,令表盘内的精美部件一览无余。蓝宝石玻璃表镜并非直接横跨于传统表圈之间, 而是从表壳内向上升起,其侧边实则取代了传统表圈。如此巧妙的设计能使更多光线照射进表盘内部,令复杂部件与精美润饰清晰可见。

Up:

安装蓝宝石刻度圈。

Up:

安装蓝宝石刻度圈。

Up:

安装蓝宝石刻度圈。

Up:

宝玑为时计搭配“盒式”玻璃表镜。

机芯镂空设计与“盒式”玻璃表镜,进一步清晰展现陀飞轮的精美润饰及其宛若华丽舞台的动态之美。

一款卓越的时计通常在不同领域脱颖而出,或是先锋的机械技艺、精湛的手工润饰工艺,亦或是珍罕的制表艺术。很少有腕表能在这三方面皆卓然不凡,而宝玑“钟表堤岸”腕表正是这样一款名副其实的创时杰作。

Q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