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铂金
by Sharmila Bertin
历经时间淬炼的 闪耀魅力
铂金被誉为“金属之王”,这源于其光亮的灰白色泽与出色的耐久性,使它历久弥新,始终散发耀眼光彩,因而从更为脆弱的铁合金中脱颖而出。1780年,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首次将铂金引入制表领域。
自此,这一珍贵材质便成为宝玑众多杰出时计中的重要元素,其中亦包括2024年最新推出的卓越时计。 铂金在制表行业的历史可追溯至近两个半世纪以前,这一时间跨度看似漫长,但以人类历史长河为尺衡量却显得格外短暂。
事实上,铂金的发现可追溯至遥远的古埃及时期,长期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直至迎来辉煌时期,成为最受追捧的珍贵金属之一。其独特的成分赋予铂金诸多优点,能够持久耐用,抵御日常磨损。铂金与品牌精湛工艺相结合,成为宝玑系列中卓越品质的象征。
从不为人知,到万众瞩目
铂金(platinum)名称源自西班牙语中的“plata”及其派生词“platina”,分别意指“银”和“小银”。词语后缀“-ina”或“-ita” 通常带有亲切、熟悉的意味,指代尺寸较小、价值较低的物品。15至17世纪,抵达中美洲的征服者发现了这种白色金属,然而这些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军事征服者和科学探险家皆沉迷于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El Dorado),并未给予铂金应有的重视。
事实上,早在西班牙入侵的数千年前,古埃及和前哥伦布时期的古代文明便已发现铂金的独特优点:它易于加工且不易变形。矿工和采金工人从沉重的金块中开采铂金原料,然后由工匠运用铂金或将其与其他材质结合(通常是铁合金),打造各式珠宝、装饰品以及石棺和器皿的镶嵌装饰元素。
直到18世纪40年代,来自塞维利亚的天文学家安东尼奥・德・乌略亚(Antonio de Ulloa)、英国铁匠查尔斯・伍德(Charles Wood)和他的同胞化学家威廉・布朗里格(William Brownrigg)等欧洲科学家才注意到铂金的物理特性。它终于从不为人知的材质,成为万众瞩目的“金属之王”。

铂金与精湛工艺相结合,成为宝玑系列中卓越品质的标志。

精通物理的制表大师
自早期跟随制表大师Ferdinand Berthoud和Jean-Antoine Lépine于巴黎学习制表技艺起,阿伯拉罕-路易・ 宝玑先生便对数学和物理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在Joseph-François Marie神父的悉心指导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后者是一位同样具备笛卡尔精神的学者。宝玑先生以其不懈的好奇心,始终在位于钟表堤岸的制表工作坊中探索新方向、尝试新方法、研发新技术,力求推动“时间科学”的演进发展。 1775年,出身于纳沙泰尔的机械大师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开始着手研究这种来自美洲大陆的“未知”金属, 其确切成分尚不为人知。
它当时几乎仅用于制作珠宝,采用机器加工的难度极大。铂金的熔点高达约1800摄氏度,很少有制造商配备可承受如此高温的 熔炉。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发现,这种古老而现代的材质具有得天独厚的 特性,尤为适合制作“perpétuelle” 自动上链怀表的摆陀。此类时计的机芯通过佩戴者的日常动作上链,而铂金的密度和重量都大于其他金质,是打造这一部件的理想之选。他对铂金进行细致研究,设计出一种形似圆锤的摆陀, 并邀请科学家验证其计算结果。他还与平日合作的供应商联系,掌握了铂金的采购渠道和铸造方法。


一种革新行业的金属
在巴黎旺多姆广场的宝玑博物馆保险 库中,精心保存着大量历史档案, 其中最古老的登记簿之一记载了品牌于1787年起制作的一系列“perpétuelle”自动上链表的详细情况。这些表款虽然产量稀少,但对阿伯拉罕-路易・ 宝玑先生在法国宫廷的成功起到了关键 作用,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均成为其忠实主顾。
根据档案所记载的制表师姓名我们可以得知,数枚铂金摆陀由宝玑先生亲自制作,其他时计则由他本人最青睐的制造商打造。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对新材质的探索不止于此,他决定将铂金这种珍罕且比其他金属更重的材质用于制作腕表表壳。然而,从品牌的销售记录来看,铂金时计的产量仍然相当有限, 1806年,宝玑曾售出一枚铂金时计,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发现,这种材质是制作“Perpétuelle”自动上链表摆陀的理想之选。
1807年售出一枚“Subscription”预定怀表(单指针表款),随后又售出六枚时计,其中三枚为“Subscription”预定怀表款式。后来,随着双色表款的流行,位于钟表堤岸的宝玑制表工坊推出了搭配金质表壳和铂金表圈的时计。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去世后,他的儿子安东尼-路易(Antoine-Louis)接管品牌,继续推出由不同金属组合而成的链带时计。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将铂金材质引入制表行业,无疑是一项开创性的举措。
铂金由此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随后又再次逐渐淡出世人视线。根据档案记录,宝玑在19世纪下半叶未再推出以铂金制作的时计。 此外,在1920年代,锇金(一种灰色的金合金,现被视为白金的前身)曾风靡一时,间接促成了铂金暂时陷入暗淡的不幸命运。

Up:
Mouvement de la montre perpétuelle à répétition Breguet n° 1/8/82, terminée en août 1782. Par ses oscillations, la masse en platine assure le remontage de la montre. L’un des plus anciens registres de la maison atteste que Breguet façonnait en personne de
胜金一筹
大约五十年前,由于化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铂金得以在众多行业确立重要地位。它被归类为“战略物资”,即储量有限的自然资源,仅存在于特定地区(全世界约70%的铂金产自南非),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昂。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铂金在经济乃至地缘政治范畴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铂金的价值会随着市场波动,但人们普遍认为铂金比黄金更为珍贵。与之相呼应的是,铂金从1990年代起重新出现在宝玑的时计系列中,尤其在初代Marine航海系列腕表中大放异彩。在珠宝和制表两大领域,950铂金(即纯度达95%)成为备受青睐的选择。
950铂金拥有“盔甲”般光亮闪耀的表面,更为坚固耐磨,能够经受住时间与环境的考验,因此被视为永恒的象征,常用于制作许诺一生的结婚戒指。铂金的卓越品质,与高级制表的超凡美感及高复杂功能的机械成就息息相关。此外, 与华丽的黄金和玫瑰金相比,铂金的银色更为含蓄内敛,因此越来越受到尊贵顾客的喜爱;铂金也重于精钢,佩戴于腕间时更显奢华优雅。
宝玑擅于以丰富形式在表壳或摆陀上运用铂金,令其与直接显示时间等式、 万年历、月相显示、超薄陀飞轮或双旋转陀飞轮等复杂机械装置相得益彰, 或专门打造庆祝周年或特别事件的纪念表款。

Up:
Montre à répétition Breguet n°°2434, avec boîte platine, vendue en 1810.
尽管铂金的价值会随着市场波动,但人们普遍认为铂金比黄金更为珍贵。与之相呼应的是,铂金从1990年代起重新出现在宝玑的时计系列中,尤其在初代Marine航海系列腕表中大放异彩。在珠宝和制表两大领域,950铂金(即纯度达95%)成为备受青睐的选择。950铂金拥有“盔甲”般光亮闪耀的表面,更为坚固耐磨,能够经受住时间与环境的考验,因此被视为永恒的象征,常用于制作许诺一生的结婚戒指。铂金的卓越品质,与高级制表的超凡美感及高复杂功能的机械成就息息相关。
此外, 与华丽的黄金和玫瑰金相比,铂金的银色更为含蓄内敛,因此越来越受到尊贵顾客的喜爱;铂金也重于精钢,佩戴于腕间时更显奢华优雅。 宝玑擅于以丰富形式在表壳或摆陀上运用铂金,令其与直接显示时间等式、 万年历、月相显示、超薄陀飞轮或双旋转陀飞轮等复杂机械装置相得益彰, 或专门打造庆祝周年或特别事件的纪念表款。


Right:
雕刻并配备铂金环形摆陀。
Up:
雕刻并配备铂金环形摆陀。

绽放现代光芒
即便不是金属专家,我们亦能轻松辨别铂金和其他外观相似的材质。只需仔细欣赏它那令人联想到月球表面的灰白色光泽,或者用手轻轻触摸,感受手中的重量。时计不仅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更是与佩戴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亲密 物件。
铂金能够让佩戴者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既彰显触手可及的珍贵价值, 亦承载着饱含情感的象征意义。 除了能够赋予腕表个性化魅力,铂金亦拥有精致质感,散发古老而现代的双重魅力,因而将宝玑汝山谷制表工厂内的制表大师和工艺大师的精湛技艺与精美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
宝玑于 2024年秋季呈献的新款腕表正是标志性的例证。 铂金呈纯粹之美,尽现非凡造诣,华美映衬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177腕表和7787腕表所装饰黑色“大明火”珐琅的深邃色泽,确保宝玑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飞轮时间等式腕表的机械装置稳定可靠,凸显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5345双旋转陀飞轮“钟表堤岸”腕表表盘的细腻装饰,亦为宝玑Marine航海系列5577陀飞轮腕表的特殊表盘设计注入闪耀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