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ine航海系列 两款陀飞轮腕表
by Jeffrey S. Kingston
一款腕表能否将高复杂机芯、精湛工艺与奢华运动型格融汇于一身?宝玑的两款时计杰作——宝玑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飞轮时间等式腕表和Marine航海系列5577陀飞轮腕表便是将这些功能与美学精妙融合的卓越典范.
宝玑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飞轮时间等式腕表将直接显示时间等式、万年历与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这三大复杂功能融汇于一身,可谓制表领域的创时之作。直接显示时间等式这一复杂功能与航海时计所需的精确度和功能性相契合。 历史上,航海领域的经度测量依赖于太阳位置变化和民用时差值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船只改变经度方向和位置, 其所在位置的太阳正午时间会与出发地的正午时间产生变化。例如,当船只向西航行时,其上船员所看到的太阳正午时间会晚于出发地的正午时间。这一时间差便可换算为相应的经度位置。
宝玑Marine航海系列腕表的直接显示时间等式功能虽不直接测量经度变化,却可巧妙地映衬出其中密不可分的联系。 时间等式是一项令人着迷的复杂功能。能够显示标准24小时民用时(该时间全年固定不变)与真太阳时(一般以当天正午至次日正午为一天1)之间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主要是由于地球椭圆形的公转轨迹和地轴倾斜造成的,且会因不同月份而有所变化——某些月份的一天时间稍长,而另一些月份则稍短。这些日积月累的差值2,使得真太阳时与民用时的时差在快14分钟到慢16分钟不等。每年仅有四天,两者时间完全重合,即4月15日、6月14日、9月1日和12月24日。
绝大多数腕表通过正/负刻度来显示这一时间差,唯有极少数腕表能在腕间方寸直观显示这一差值,宝玑Marine航海系列时计便是其中之一,凭借高复杂的“直接显示时间等式”(running equation of time)功能,以一枚太阳图案分针直接显示真太阳时。此外,直接显示时间等式与万年历相互配合,令这款时计愈臻卓越不凡。
¹ 更准确地说,太阳时一天的长度是以地球赤道上某一点相对太阳旋转360度所需的时间来计算的。
² 就每天而言,真太阳时与民用时的长度仅相差几秒钟。然而,这些细微的差异日积月累,致使真太阳时和民用时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刻会相差长达数分钟。



宝玑Marine航海系列5887陀飞轮时间等式腕表和Marine航海系列5577陀飞轮腕表均采用品牌超薄陀飞轮机芯,充分 展现了品牌的技术创新。一些超薄机芯执着于追求纤薄, 却往往在机械稳固、动力储备与性能方面大打折扣。
宝玑则匠心独具,通过精妙设计,打造出优雅纤薄,且在坚固性、动力储备以及性能方面均表现卓越的机芯。超薄机芯并非诞生自某项单独技术,而是融汇多项创新技术的结晶。其所搭载的自动上链系统便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此款机芯运用环形摆陀,在不增加厚度的前提下,可将机芯内部的精密构造展现得淋漓精致。
这两款Marine航海系列陀飞轮腕表将精密机械、艺术工艺与航海精神和谐相融。




透过陀飞轮底盖,既能欣赏精美的陀飞轮部件,又能看到时间等式的椭圆凸轮。


相较之下,传统摆陀一般设于机芯夹板上方,遮蔽了正下方的机芯部件,也让表壳整体具备一定厚度。此外,这款机芯的陀飞轮还配备了另两种精巧结构,进一步节省机芯空间。首先,为陀飞轮提供动力的轮系是通过陀飞轮框架的外缘齿轮(而不是传统的下方小齿轮)实现的。其次,陀飞轮的核心部件——固定齿轮亦被置于外缘(颠覆了将其置于框架下方的传统设计)。宝玑超薄陀飞轮所体现的创新设计远不止这些,详情敬请参阅《钟表堤岸》第7期。
环形摆陀的另一显著优势在于其毫不遮挡视线,这使得宝玑Marine航海系列陀飞轮时间等式腕表成为宝玑工艺大师施展雕刻技艺的空间。雕刻大师将机芯夹板和发条盒化作挥洒创意的画布,细致描绘了两种精巧复杂的航海图案。在夹板上,雕刻大师采用经典线雕(taille douce)技术,生动刻画法国皇家海军战舰“路易斯皇家号”(Royal Louis)的雄伟英姿。发条盒则饰有细致精湛的罗盘玫瑰图案。Marine航海系列5577陀飞轮腕表的发条盒同样饰有手工雕刻罗盘玫瑰图案。机芯夹板经过手工倒角润饰且饰有精致饰纹,令人联想起舰船的木质甲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