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末,制表业翘楚争相创造报时腕表,让佩戴者于黑暗中知悉时间。约在1680年,初代打簧表终于面世。此后,制表师们不断改良,将打簧表的精确度从刻钟提升至分钟。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也很早就迷上了打簧表。在1783年,他创造了由音簧运转而非响铃的打簧表,目前仍广泛使用。最初音簧放在机芯底部,与腕表呈直线排列,后来修正为围绕机芯边缘的设计。它能大大减少打簧表厚度,同时使得音调更加和谐。这项极其实用的发明,也立刻被许多当代制表大师所采用。宝玑也发明了多种打簧表的打簧机制,或是表盘面机芯装置,以刻钟、半刻钟和分钟为报时单位。
偏心“月形”针尖腕表指针
当时的指针,多短小而针体宽阔,镶饰繁杂,安装在笨重而平淡沉闷的表盘上,很难辨识。而宝玑先生从踏入制表生涯开始,便着重于创制外观简洁,内在精巧的时计。无论从功能还是美学角度衡量,指针都是腕表的重要组件之一,因此,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在这一领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开始,他使用金色英式指针,直至1783年,他发明了一种由黄金或蓝钢制成的全新指针,无论镂空的针尖被称为苹果形或是月形,都为镂空偏心设计。修长雅致,精美绝伦的指针,甫一面世即大受欢迎。自此,“宝玑指针”(Breguet hands)便如“宝玑游丝”般,迅速成为制表业的常用专业名词。
生产记录中频繁地提及指针的设计者们,他们也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促使宝玑先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挑战卓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Vaujour,曾经在1787年到1826年间的近四十年里,不断地被提及;Thévenon,从1793年到1822年;Jaquet,从1826年;和Lalieue,从1830年;还有宝玑的老朋友Albertine Marat,著名革命家的妹妹,在1818年到1823年间,他不时地从革命家手中购买指针设计。
宝玑指针在被各大表厂广泛接受采用后,逐渐又淡出制表师视野,即使是在宝玑公司内部,也失去光环,这一形势持续到19世纪末期,直至1930年左右,宝玑指针再次荣耀回归,重获青睐。此时,宝玑指针简洁易读,几乎是每块宝玑腕表的必备特色,更成为许多其他品牌竞相仿效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