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璣擺輪遊絲

1795 - 寶璣擺輪游絲

擺輪游絲賦予時間韻律及製定其速率,是時計走時精準的關鍵。

1795年,寶璣游絲的發明

擺輪游絲利用幼細游絲的彈性,控制擺輪的振動,與內端擺輪軸心及外端擺輪外樁環環緊扣。扁平的擺輪游絲於1675年由荷蘭數學家Huygens發明,在一定程度上達至等時性,至今仍為人所稱頌。這款擺輪游絲以銅或鐵製成,並僅有數圈。縱然仍有瑕疵,但它恰如鐘擺之如時鐘一樣,無疑為擺輪提高了準確度。
1795年,阿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提升游絲的末圈,減低其曲面,以維持擺輪游絲的同心圓運作方式。
被賦予“Breguet Curb”,寶璣擺輪游絲從此變成同心圓設計,從而提升了時計的精確度,使擺輪宙延遲耗損。寶璣更完善了雙金屬補償桿,以減低溫度變化對擺輪游絲的影響。
時至今日,高度精準的寶璣擺輪游絲仍被多家著名表廠採用,1880至1910年期間,許多生產商更將“Spiral Breguet”或“寶璣游絲”以大楷鐫刻在懷表的背蓋上。

矽質擺輪游絲和矽質寶璣游絲

2006年,寶璣發表首只採用以矽製作之擺輪及擒縱裝置,集先前作品之優點與特質於一身。之所以使用矽材質,自有其過人優勢。
矽是完全不受磁場影響,亦比其他金屬輕巧,因此較難因引力而變形。矽同時高抗腐蝕性,亦防震。再者,由矽打造的組件都會經一重特別工驟,提高抗震力。
經數年對手表組件的研究,寶璣扁平擺輪游絲成果令人滿意。下一步便是將矽擺輪游絲與“寶璣”著名末端曲線巧妙融合。
將矽長片屈成曲線,無疑是鐘表界一大壯舉。利用金屬的伸縮性,以矽形成游絲末端曲線,絕對需要重新設計整個生產過程,這亦是寶璣技術研發人才完美駕馭的技術性挑戰。

雙矽質擺輪游絲

創新精神使寶璣誕生無數發明,提升了測量計時的水平。

例如Classique Chronométrie,便是搭載了兩個180°對稱的擺輪游絲,因而抵消各自在擺輪組件施加的力量,並平衡振動器,使走時更精準。

這些由矽而生之技術進步,相當改善了時計的調節功能。

經過寶璣一番努力,其時計的調節功能再刷新創舉。當時,大眾以為最佳計時表的調節功能已有300至上400微瓦,但寶璣時計竟高達830微瓦,足見寶璣傲視同儕的技術。

搭載此項發明的表款

X
+
-
X
+
-
點擊按鈕,以啟用或啟用或停用cookies類別。按鈕顏色代表cookies處於啟用(藍色)或停用(灰色)狀態。
Cookies可確保您在瀏覽本網站時獲得最佳體驗。繼續瀏覽,即代表您同意使用cookies。 您可更改設定,以啟用或停用cookies類別。 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私隱政策